昨日,DSE歷史科考試落下帷幕。這次試卷涵蓋上世紀中國發展與白話文運動、日本20世紀後期經濟發展、「國際聯盟」及國際關係、美蘇關係,應有盡有,絕非單調無味。與往常不同的是,卷一不再涉及「香港史」題目,教師甚至表示,從2016年至今是首次。該卷考生需回答4題中的3題,並且所有長題目都考問立場,且有比較元素,希望考生可以從中展現口語表達、批判思維和分析技巧,並取得好成績。
今年共有約4600名學生報考歷史科,考試時間因疫情而受限制,只有短短數小時。然而,這次DSE歷史科考試涵蓋的歷史事件題材豐富多彩,每個題目都需要考生付出深入研究的努力,以便能夠在考試中得心應手。例如,卷一顯然引導著考生比較不同的歷史事件,讓考生能夠理解和掌握中國發展、國際關係以及美蘇關係等問題,這些都是現今國際政治舞台上所需具備的知識和技巧。在此基礎上,考生需要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分析技巧,撰寫出優質的論文,以期獲得好成績。
對於DSE歷史科的考試,考生需要具備批判思維和分析技巧,這樣才能理性看待歷史事件,從中習得教訓,並將這些經驗和知識活用於現實生活中。同時,老師也提醒考生,卷一沒有「香港史」題目,卷二才包含讓人習以為常的「香港發展史」題目,宜多加留意。在卷二中,題目也要求考生闡述香港的經濟發展與都市化之間的相互促進關係。如果考生能夠從多個方面剖析歷史事件,並在論文中能夠將這些分析融合起來,那麼他們就有機會拿到滿意的分數。
由以上內容可見,今年DSE歷史科考試中,題材豐富多彩,題型靈活多樣,涵蓋了關鍵時期的國際政治和經濟事件,不僅考驗了考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,更考驗了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論文寫作能力。即使在時間限制下,考生也可以通過深入研究,充分瞭解題目的意義,並從中運用善加分析的技巧,以期在考試中表現得更好,並為他們的未來鋪平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