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文憑試的中國歷史科目已經開始了。此屆考試仍然取消了必答題,全卷八題的考生必須選擇三道題目來回答。其中,近代史題目問及了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末的中蘇關係、抗日戰爭及國共關係、文化大革命等相關話題。有中史科老師提出,過去的疫情考卷題目比較分散,佔分比較細,但是這次卷一的試卷題目則佔分較重的長題目比較多,類似疫情前常見的出題模式。此外,題目考核範圍更廣泛,一條題目可能會包含多個課題,讓考生需熟練掌握多個單元。
在第一部分,考生須二選一回答古代史題目,主要問及北宋前期的官制架構;第二部分須選擇兩個題目來回答。例如,問及漢武帝治國政策、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、明代君主集權制等古代史以及中日甲午戰爭、維新變法、抗日戰爭及國共關係等近代史題目。其餘題目涉及到文化大革命的「批林批孔」運動,問及林彪對文化大革命的發展責任,並詢問改革開放的內容及成效等。
中史科的老師分析指出,今年的試卷裡多數題目佔分比較重、長度比較長,10分或15分的題目較多,而6至8分的題目較少。此類設計旨在讓考生不只專注於某些單元的教學,更需全面掌握各個不同的課程內容,激發他們學習其他課程的動力。
顯而易見,此屆卷一最具挑戰性的增加是問及文化大革命期間,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林彪被批鬥的事件,這是一個較少出現在過去文革試題裡的題材,考生在準備時必須特別注意。
在這次考試中,相信學生們溫習足夠、有能力應對考試。唯一的目標是發揮自己最好的水平,在考試中獲得理想的成績。